资讯 / 电影资讯 / 《潮》涌时分 即将开启一场与巨浪争夺土地的史诗
今日的钱塘江畔,千万游客举起手机,屏息等待那道横贯天际的银线。可谁曾想,六十年前的同一条江边,惊涛拍岸声里裹挟的,是生死存亡的呐喊。
电影《潮》撕开时空的裂缝,将镜头对准1960年代的浙江萧山,讲述了一位名叫江平远的青年,被潮水带到桃源村,见证村民为守住仅存的耕地,筑堤挡潮的故事。
本期《今日影评》邀请到电影《潮》的出品人金光炎和导演万波,一起聊聊电影背后的故事。
潮起历史深处:从生存搏斗到精神丰碑
钱塘江大潮,是自然界的壮丽奇观,也是人类与自然博弈的见证者,电影《潮》以上个世纪60年代浙江萧山围垦为历史背景,展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。
在物资匮乏的年代,钱塘江潮水裹挟的不仅是惊涛骇浪,更是沿岸百姓的生死存亡。抢“潮头鱼”的惊险、耕地稀缺的困窘,迫使一代人用血肉之躯与潮水争夺生存空间。
围垦,凝聚着先辈的智慧与血汗。“围”是以堤坝为盾,抵御咸潮侵袭;“垦”是以人力为犁,将盐碱地转化为良田。
电影出品人金光炎作为萧山本地人,回溯父辈围垦的峥嵘岁月时,讲述了少年时代的亲历见闻:“七十年代初参与围垦时,我扛不动泥担子,就在茅草棚里蒸饭。最难忘的是父辈们赤脚从十多米深的泥坑里挑起百斤湿泥,硬是靠一副血肉脚底板,踩出了能种粮的土地。”这不仅是对自然极限的挑战,更是一曲“向海要地”的生命赞歌。
光影复刻:用泥土与血性铸就围垦传奇
为还原历史质感,《潮》的创作团队选择了一条“自讨苦吃”的创作道路。
剧组深入滩涂实景拍摄;演员们也无需特效化妆,就地一滚就是最真实的劳动妆容;担中泥土必须足斤足两,让演员步履维艰。剧组每日收工后,所有人都是满身的泥泞,酒店不得不专门设置了一个冲洗区供剧组使用。
滩涂地的寒风与潮气,让每个镜头都浸透艰辛。导演万波说:“我们不是拍电影,是在经历一场围垦。”影片中复刻的历史影像,鼓舞人心的标语、百人挑担筑堤的场景,是对真实历史的敬畏。
导演万波坦言:“我们搭一段堤坝用现代机械需一个月,而当年父辈徒手一周便能完成。”这种对比,让围垦精神的力量穿透银幕,直击人心。
电影主角江平远的命运,更是围垦精神的缩影,他被潮水裹挟至桃源村,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,和村民一起直面一次次溃堤失败。万波导演强调:“这部电影不是一个成功的童话,而是一部关于如何面对失败的寓言。”
围垦精神:跨越时空的对话
在如今这个流量时代,《潮》选择了一条“反流量”的创作路径。出品人金光炎直言:“我们不为赚钱,只为让围垦精神不被遗忘。“这种执拗的情怀,恰是电影最动人的底色。
影片中的“战天斗地”,并非对蛮力的歌颂,而是对信念的礼赞。导演万波以“失败叙事”消解历史与现代的隔阂:“年轻人或许难想象百斤泥担的重量,但一定懂得坚持与放弃的抉择。” 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溃坝与重建,也契合了当代人在职场、学业中的挫折困境,让历史叙事有了共鸣的切口。
今天的钱塘江畔,观潮游客惊叹于自然奇观,却少有人知脚下土地曾是先辈以命相搏的战场。
《潮》如同一座光影纪念碑,提醒我们人间奇迹从来不是天赐,而是一代代人用血汗写就的生命史诗。当银幕上江平远们高喊"再来"时,每个观众都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回响——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,更是对当下困境的回应。
当年轻观众为影片而动容时,他们真正拥抱的,是流淌在血脉中的坚韧基因。这或许就是《潮》最大的价值:让历史照进现实,让父辈的热血,继续浇灌今天的土地。
年代史诗剧《人生若如初见》,梳理人物关系,分析对峙局面
1781 - 2025-07-12袁娅维因感染新冠取消演唱会 将全额补偿歌迷损失
1478 - 2025-07-12韩国口碑最高的10部限制级电影,有尺度有深度,每一部都太敢拍了
1428 - 2025-07-12BTS宣布演唱会大电影明年发行 将重新混音和剪辑
1147 - 2025-07-12成都3名女主播拍30多部不雅视频,为赚钱自甘堕落!
1087 - 2025-07-12王子奇出道五周年认真演戏,不断延续新的精彩
848 - 2025-07-122023年,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 10 部 Netflix 新动作片和剧集
837 - 2025-07-12跟着电影去旅行 电影《边境电影院》近日正式开机
724 - 2025-07-12谭松韵又一部新剧即将上星播出!首次合作王凯,刘宇宁献唱片尾曲
714 - 2025-07-12白鹿分享日常碎片plog 比耶自拍街边随拍好惬意
702 - 2025-07-12刘浩存近照被指脸部变化大 工作室晒live图否认整容
698 - 2025-07-12黄磊正面回应停办《向往》,休息是假怕砸招牌是真,两年后可重启
684 - 2025-07-12章若楠豹纹毛衣造型新年写真曝光 歪头捂脸灵气十足
678 - 2025-07-12SM娱乐向边伯贤金珉锡金钟大提供结算资料复印件
676 - 2025-07-12